放眼八桂,黄百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加速成形,北部湾畔千帆竞发……初秋的广西,交通建设热潮奔涌,一条条延伸的通途,一个个突破的节点,勾勒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壮阔图景。
今年以来,我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不断提速,让人民群众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进一步畅通开放发展的血脉经络。
织密交通网络,夯实发展根基
10月1日,钦州灵山,十万大山余脉巍峨绵延。
站在广西在建最高航道边坡俯瞰,崇山峻岭间,深达60多米的巨型基坑里,上百台机械设备昼夜不停运转。
作为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马道枢纽已现雄姿。
今年以来,平陆运河全体建设者用实干拼搏持续刷新运河建设进度,枢纽工程、航道工程、桥梁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截至9月30日,平陆运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600亿元,土石方开挖和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量超90%,航道基本成型段的施工长度完成率超83%。
这条承载“广西所盼、桂运所系”的世纪工程加速成形,“通江达海,向海图强”的愿景从蓝图一步步走向现实。
“目前,运河已进入全面攻坚关键期,建设团队正全力推进三大枢纽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及航道桥梁工程。”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耀飞说,经过近3年建设,全线2万多名建设者昼夜星驰,运河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是我区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桂北,从江—融安—荔浦公路融安经永福至阳朔段(融福高速)建设势如破竹:三千隧道提前15天贯通、融江特大桥主桥提前30天合龙……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突破,吹响项目全线贯通的冲锋号。
眼下,全区10条(段)在建高速公路施工如火如荼,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据悉,今年底,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有望突破10600公里。
在桂西南,南凭高铁崇凭段的3座新建站房已全面完工,同样锚定年内通车目标全力冲刺。
通车后,南宁至凭祥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4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这条直抵中越边境的快速通道,将成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国际运输动脉。
不止于此。黄百铁路、柳梧铁路、南珠高铁玉岑段等铁路项目建设“进度条”也在不断刷新。
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数据显示,上半年该集团主导在建铁路项目完成形象投资85.66亿元,占上半年计划108%、年度计划50.09%,交出亮眼“期中卷”。
空中通道建设同样突飞猛进。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完工,“百鸟神衣”造型雏形初现,目前已全面转入金属屋面施工阶段。
“上半年完成投资约17.5亿元,顺利实现‘双过半’。”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杨俊表示,项目正以高标准推进,确保高品质交付,为全区航空运输扩容提质奠定坚实基础。
畅通要素流动,激活经济动能
物畅其流、大道通衢,为产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一条高速路,给南乡镇旅游添了‘一把火’,来这里泡温泉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口袋也越来越鼓。”近日,看着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党委书记梁维志甜在心头。
随着连贺高速全线通车,西溪森林温泉客流增速迅猛。据统计,今年春节假期,西溪森林温泉游客同比增长50%,端午假期日均车辆更是超过3000辆,高峰时段游客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
日益完善的交通路网,也让藏于深山的秘境美景得以打开山门,拥抱广阔世界。
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坐拥猫儿山、高寨漓源瀑布等景点,但崎岖山路成为游客游览的“拦路虎”。随着去年底华江瑶族乡旅游公路一期通车,原本需绕行78道弯的山路变为坦途,游客到猫儿山行程缩短20多分钟。
“路通了,游客自然多了。”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桂林猫儿山公司董事长孙鹏介绍,今年上半年猫儿山景区营收同比增长81.1%,特别是7月暑期旺季,游客同比增长23.1%,营收增长39.7%。
一路畅通,百业繁荣。6月底刚刚通车的钦州北过境线高速、平岑高速,正加速畅通当地产业发展动脉。
“平岑高速通车后,岑溪到三堡车程从50分钟缩至20分钟。”岑溪市三堡镇商会会长邓忠文认为,当地石材、米粉、生猪等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交通便利升级,让广西货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柳江江面,汽笛长鸣,一艘搭载着100多个标准集装箱氧化钙的货轮从柳州港鹧鸪江码头缓缓驶离,仅需4天,就能抵达珠海高栏港。
这一切,都得益于刚建成的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Ⅱ级航道工程。
如今,2000吨级的货船可从柳州直达粤港澳大湾区,让“柳州制造”出海之路更加便捷通畅。
“以前货物得经公路转至贵港、梧州码头,现在直接从柳州港出发,每吨运费省30元,运输时间从30天缩至4天。”信记(广西)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峰表示,水路运输升级,让企业获得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拓宽国际通道,提升开放能级
5月14日,中方货运车辆持CBTA(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证件首次从广西入境越南腹地,标志着中越国际道路直达运输开启“加速度”。
“中国至越南国际道路直达运输的开通,节省陆陆运输时间48小时,降低物流成本约30%,极大提升了南宁、昆明、青岛等地货物到越南的运输效率,推动运输降本增效。”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总经理王珺表示。
越来越便捷的通关举措,加速人流物流的高效运转。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东兴、友谊关口岸国际道路货物运输359.7万吨、同比增长10.7%,出入境车辆47.1万辆次、同比增长30.4%,跨境物流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我区推进高效互联互通、优化物流运输结构的不懈努力。
为加快中越高水平互联互通,我区共规划建设13条高速公路通往与越南衔接的陆路公路口岸,目前9个口岸已实现与高速公路连接,崇靖高速至硕龙口岸等4条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今年预计建成上思至峒中高速公路、南崇铁路崇凭段。
届时,广西对接越南边境口岸的高速公路将增至10条,铁路增至3条(其中高铁2条),与越南的跨境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当前,友谊关智慧口岸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这座连接中国与越南的陆路口岸,将以全新的智慧化姿态,为跨境贸易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投入运行后,借助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将实现口岸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通关,开启中越跨境贸易‘不打烊’模式。”凭祥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外贸股干部曾令瑜介绍。
基础设施“硬联通”与交通运输服务“软联通”双轮驱动,不断推动广西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中越班列里有380多种“中国造”产品,正以每周14列的频次跨境穿梭。上半年,中越班列已发1.8万标箱,同比增长283%。
“今年对越出口需求旺盛,货物涵盖发电机配件、汽车零配件、塑料颗粒等,货源覆盖西南、西北、华南、华东等地。”广西邦达天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杨波告诉记者,得益于中越班列手续简化、通关效率提升,公司上半年通过中越班列发运出口货物3366标箱,同比增长128%,其中,铁路运输占比超九成。
在北部湾港,货物“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今年前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87.2万标箱,同比增长75.3%,其中7月13日突破8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130天刷新纪录。
“以前经长江转上海港出海需30多天,现在走新通道经钦州港出海仅需20天左右,效率提升10%—15%,物流成本降低8%以上。”重庆长安汽车物流中心高级经理许小龙说,新通道正不断解锁运输新模式,助力长安汽车打开新的海外市场。
从通江达海的运河到跨境互联的班列,从深山通途到空中枢纽,广西交通建设的热潮持续涌动。
一条条通衢大道,串联起城乡发展的坐标,承载着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梦想,为巩固全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源源不断动力。(记者 黄远来 宋瑶)
上一篇:九拱桥下板影疾 南湖水上争渡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