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过后,盐城射阳县洋马镇3.5万亩菊田已见丰姿,淡黄色花蕾缀满枝头,随风摇曳煞是可爱。农户董育洲在菊田边摆开茶桌,沸水冲杯,干菊舒展成金丝,茶水清润回甘,“再等半个月,整片田野都会被菊花铺满,那才叫好看!”
洋马镇田间菊花正含苞待放。人民网 崔小倩摄
经过60多年发展,洋马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药用菊花生产基地,白菊花产量占全国市场的70%。
庞大的菊花产业背后是大量个体农户和中小企业对季节性资金的较大需求。近年来,邮储银行射阳支行通过创新普惠金融模式帮助菊农和中小企业破解了融资难题。
普惠金融浇灌个体户成长
在洋马镇,51岁的董育洲颇有名气,不仅种植了5000多亩菊花,还经营着一家销售公司。然而,6年前,他还只是一名经营辣椒生意的个体农户,“当时还只是小打小闹,不可能会想到有今天这么大规模。”
2020年,董育洲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眼瞅着秋收就要来了,设备添置、雇佣人员都需要一大笔钱,可他当时能抵押的资产十分有限,银行批复给他的贷款只有100万元。“秋收在即,多等一天就要多一些损失,”想到这,董育洲心里就直犯愁。
董育洲(图右)向邮储银行射阳支行工作人员介绍菊花种苗生长情况。人民网 崔小倩摄
了解到董育洲的情况后,邮储银行射阳支行立即发放了200万元贷款,帮他解了围。这场“及时雨”不仅帮助董育洲度过了难关,也成为他进军菊花产业,扩大生产合作的启动资金。
“以前也不搞苗,这三年才开始搞,有了这笔钱,我才敢跟上市公司谈合作。”从最初的200万元,到如今包含抵押贷款与信用贷款在内,他已向邮储银行累计贷款500多万元。“目前,已与王老吉等厂家达成了合作,成为他们菊花供应商之一。”
2023年,董育洲被评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他的菊花生意越做越大,产业链不断延长,“预计明年将突破10000亩,后面会开发菊花提取液产品。”
针对像董育洲这样的个体商户,邮储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模式,推出了“农担贷”,年化利率低至3.5%,部分地区更低。“基本上对老百姓,(利率)价格基本上都在2个点左右,信用类的在3个点左右。”邮储银行射阳支行副行长潘明说。
面对农户资金短期需求,邮储银行优化审批流程,提供高效服务。今年年初,邮储银行射阳支行客户经理陈春拜访一位农户时,现场核验经营单据、测算贷款额度、推荐小微贷产品,中午返回银行后,立刻启动了审批流程,当晚7点就完成了总行审批,次日便顺利发放贷款。“村民急用钱多在农忙季,化肥、种子等不得,早一天到账,就能早一天备齐农资。”
洋马镇菊花全产业链数据管理中心。人民网 崔小倩摄
金融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洋马镇菊花产业从散户种植转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原有小额流动资金贷款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
作为当地菊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力军”,射阳国投集团在鹤乡菊海打造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却面临着普遍性难题:大规模种植资金周转周期长,且需应对气候、土壤等不确定因素,还要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菊花品质。
针对这一痛点,3年前,邮储银行射阳支行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开发出1000万元以上的大额信贷服务。
拿到邮储银行1000万元信贷支持后,射阳国投集团迅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推进技术升级。不仅开展了智能化育苗、优选高附加值菊花品种,还建成了“种管数据集成化+可视化”系统与全过程追溯体系。
如今走进鹤乡菊海基地,智慧监测设备可以24小时监测分析土壤酸碱度、水分、空气湿度数据,实时调节菊花生长环境。“菊花对生长条件要求高,射阳的土壤虽适宜,但只有靠精准调控才能保证品质稳定。”射阳国投集团党委委员、鹤乡菊海副总经理张辛东解释道。
技术升级还打破了菊花“仅秋季收成”的季节性限制。非花期时,基地种植蝴蝶兰、鲜切花补充产品供给,同时推出果蔬菜采摘、露营烧烤等农旅项目,吸引市区游客前来体验农家生活,让“一季菊”变成了“四季营收”。
鹤乡菊海蝴蝶兰盛开。人民网 崔小倩摄
这种“金融+产业+技术”的联动,正推动洋马菊花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据洋马镇副镇长沈艳秋介绍,随着菊花品牌效应的扩大,周边种植规模已达20万亩。“目前,加工企业以银宝菊花、亚大菊花为龙头,全镇各种加工企业50余家,年加工鲜菊花7.2万吨,制成菊花干品1.2万吨,实现年开票销售6亿元。”
射阳县政府也在为菊花产业“加码”,今年将加快“洋马菊花”食药同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发布地方标准,力争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射阳支行已累计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5亿元,其中不少资金精准流向菊花种植、加工、文旅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带动更多农户走上了“菊香”致富路。
上一篇:江苏人工智能展团亮相第四届数贸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