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9月10日电 (记者马俊华、李洋)今日,吉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走进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参加由人民网和长春文旅集团共同举办的“弘扬优良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行走的思政课线下答题活动。活动将原来教室内的讲授式教学变为线下答题的沉浸式教学,同学们兴趣盎然。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国莉莉进行现场授课。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当天上午,学生们聆听了一堂独特的思政课,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国莉莉进行现场授课。国莉莉老师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战旗方队接受检阅入题,讲到在《钢铁洪流进行曲》的雄壮乐曲声中,“杨靖宇支队”的战旗浩荡而来。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杨靖宇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主要创建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根据组织安排,杨靖宇在东北大地率先举起抗日救亡大旗,将数十万关东军牢牢牵制在白山黑水间。1939年下半年,日伪军加大对东北抗联军事“讨伐”、经济封锁、政治诱降的力度,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
1940年2月,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一人双枪同几百日伪军连番激战,在断粮5天的情况下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血战到最后一息。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遗体,想知道在如此绝境中他靠什么生存。令敌人震惊的是,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找到了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带着血丝的棉絮。
从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到赵一曼烈士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国莉莉老师围绕东北抗联精神,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讲述了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勇事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现场的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学生们纷纷参加线下答题活动。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授课结束后,学生们在街区开展了热烈的答题活动。他们穿梭于古街老巷,一边感受历史氛围,一边积极寻找答案,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和认同。
学生们纷纷参加线下答题活动。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接下来,“弘扬优良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行走的思政课线下答题活动将持续开展至9月30日,来自吉林省内的各大高校将参与多场校园专场答题活动。让学子们在历史的现场感受精神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激励学子们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将先辈们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