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古郡田园”示范基地,39座现代化种植大棚整齐排列,游客漫步田间栈道体验农耕文化,研学团队探索农业科技应用场景。这里正是来宾市以“党建+主导产业”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也是该市分县域分领域打造基层党建典型的缩影。
今年以来,来宾市建立“1+20”工作指引体系,围绕“五好标准”推动各县(市、区)培育特色项目,累计形成26条党建带。为避免同质化,该市创新差异化培育机制,根据各县域资源精准定位发展方向,统筹多部门资金资源用于典型建设。
兴宾区聚焦城市治理,打造“红色物业”服务品牌与“15分钟党群服务圈”;金秀瑶族自治县依托“党建+康养旅游”模式,促进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合山市培育农村领域“党建+产业”标杆,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双赢。
来宾市还围绕7大板块深化“一领域一品牌”建设,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蔗糖产业领域,探索“党建+甘蔗全产业链”模式,建成5条科技含量高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024/2025年榨季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达140亿元;在教育领域,推行“党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目前,来宾市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已形成20个市级典型引领、32个县级典型跟进的良好格局。来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甘永辉表示,将持续深化分县域培育、分领域提升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从典型引领向全域提质转变。(记者陈煜炫 通讯员梁荣桓、谢国富)
下一篇:节日消费要理性 保留凭证助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