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钦州市灵山县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以“实地新闻发布+现场集中采访”的形式,介绍钦州市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发挥区位、港口、政策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的相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钦州市在国家战略与自治区部署的双重赋能下,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牵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港,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开放平台能级实现跃升。2021—2024年,钦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4%。今年上半年,该市工业投资总量、增速均排全区第一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迈上3万元新台阶。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突破是钦州“十四五”发展的鲜明底色。平陆运河工程全线开工,累计完成形象投资约596.81亿元,占工程概算的82.1%;港口能级大幅跃升,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20万吨级航道、4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继投用,新增万吨级泊位16个;海铁联运网络持续扩容,班列覆盖范围拓展至18个省份、75个城市、163个站点,钦州与重庆、成都、昆明等西南主要站点实现双向“天天班”。
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推动各类货物加速在钦州集聚,运输货物品类从不足50种拓展至1000多种,助力钦州港实现“五个突破、两个跃升”: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量突破1万列,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办理量突破70万标箱、排全国第三位;沿线经钦州港口岸进出口总额突破1400亿元,钦州港首次跃升全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前10强、全球集装箱大港前30强。
依托通道与港口优势,钦州引进建设10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和一批产业链项目,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过1800亿元,形成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木材及纤维加工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其中,绿色化工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华谊、恒逸等项目填补了广西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空白;新能源材料从零起步,形成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两大正极材料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池级硫酸锰生产基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初步实现全链布局,成为广西唯一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该市依托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全面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示范区。2021年至今,累计签约东部地区产业链项目427个,总投资超25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10亿美元、排广西第2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9.5%。(记者康安)
上一篇:广西代表团三银四铜创历史最佳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