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8月27日电 (记者董志雯)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十六个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8月27日上午举行该系列第二场发布会,围绕“奋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区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主题,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黄浦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惠丽,区商务委主任邱文、区文化旅游局局长许艳卿、区投促办主任杨国威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截至2024年底,黄浦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44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区域经济密度达到163亿元/平方公里,保持全市首位、全国前列;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9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杲云介绍。
黄浦区是上海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十四五”以来,黄浦区围绕核心引领区建设目标与“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黄浦成功获批建设上海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率先在试点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等方面形成创新举措。全力建设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设立全市首家AEO高级认证指导中心。涉外经济能级提升,“十四五”以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累计达到83家。发布实施“1+7+N”新一轮产业支持政策,推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精准高效监管、帮办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024年营商环境测评及企业满意度评价居全市第一。
不断强化外滩金融集聚优势。金融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21-2024年均增长率为6.5%,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286亿元,占全区GDP的38.5%,占全市金融业比重接近1/6。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保持全市领先,2024年达到2601万亿元,占全市比重超70%。在世博浦西园区规划建设中央科创区,加快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以若干未来产业赛道为突破、以科技服务为支撑的“1+N+1”产业体系。机器人产业基地和脑机接口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此外,黄浦还实现城市更新的“换挡加速”。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持续30年的大规模成片旧改这一民心工程胜利收官,“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成片旧改3.7万户以上。全力以赴完成零星旧改和“拎马桶”任务,加快推进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制定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行动计划,老市府大楼完成更新改造、重现芳华。大新天地、南外滩、金陵路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
黄浦还深耕“五边颐养”养老服务体系,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总量全市第一,老年助餐服务“全区通享”场所达到63家。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全市首推“黄浦创卡”无忧创业通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如何擦亮“城市名片”?黄浦做实“红色露天博物馆”品牌,推动区内14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从“零散展示”到“整体展览”的蜕变升华。做强“演艺大世界”品牌,目前区域内集聚专业剧场27个、“演艺新空间”101个,“十四五”以来完成国内申报演出超19万场。做精“艺术外滩”品牌,集聚近60家美术馆、艺术馆、画廊、拍卖行、艺术空间。做优“书香黄浦”品牌。获评全国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城市”。
在城区治理上黄浦下足“绣花功夫”。深化探索田子坊、数智外滩等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试点。重点景区实现“席地可坐”,“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品质巩固提升。持续推进“一街一路”建设。扎实推进“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四百”大走访,首创推进“动真碰硬”专项行动,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宝兴十法”等实践应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