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五大洲43个国家近万家环球美食餐厅,门店密度全国最高
上海“西餐+”创新消费场景亮眼
日前,进博会展客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外企代表齐聚国展洲际酒店。“四叶草啤酒节”上,大家共享德国巴伐利亚风味的美食美酒,把欢乐氛围不断推向高潮。
第二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如火如荼,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入境游第一站”,西餐行业也迎来强劲复苏。国内餐饮行业专业调研和服务机构红餐产业研究院《西餐发展报告2025》显示,上海、福建、广东、浙江4个省级行政区的西餐门店密度位居前四。
国际化图景
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已汇聚五大洲43个国家近万家环球美食餐厅。
“在上海,还有一批被誉为‘驻沪办’的特色西餐厅。”他说,从被誉为“土耳其驻沪办餐厅”的SULTAN·土耳其餐厅,到被称为“西班牙驻沪办餐厅”的BROWNSTONE布朗石西班牙餐厅,再到如“奥地利驻沪办餐厅”的Flambe Bistro·奥地利餐厅……上海的西餐门店,不仅数量众多,更以其地道的风味为人所称道。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沪上西餐厅本身就是由“老外”经营的。以巨鹿路上的FOUND158为例,这里是上海知名的夜经济地标,汇聚了20余家环球美食餐厅。其中,许多餐厅的老板或主理人都是境外人士。Zapfler扎夫德国精酿餐厅老板德克·福恩海姆向记者介绍:“我们使用德国进口原料,不仅有12种风味各异的德式精酿啤酒,还有德式烤猪肘、德式香肠等,让顾客在上海就可以享受到最正宗的德国美食。”
西餐入沪,本土化改良是有传统的。当年被称为“海派老三样”的炸猪排、罗宋汤、拌色拉,就来自对西餐的“魔改”。如今,Osteria生蚝餐厅将传统牛骨髓配面包改为牛骨髓拌饭;COMMUNE幻师将贵州酸汤鱼融入西式汉堡;Chili's奇利斯推出青花椒风味炸鸡……这些融合西餐成为大众点评网上的明星产品。
“我们酒店的厨师团队来自5个国家,会用10种语言接待顾客的餐厅服务员也不在少数,可以说五大洲的主流菜系我们都能供应,这样才能满足全球宾客的口味。”国展洲际酒店总经理费里·沃恩说,“当然,与他们家乡菜不一样的是,我们的菜肴也融合了很多中餐风味。”
轻量化转型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数》显示,2024年上海西餐门店数量达9793家,同比增长4.17%。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表示,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上海对世界美食的强劲需求,也充分体现了从业者对上海消费市场充满信心。
今年9月,热闹的富民路迎来新成员——光明玖壹玖。2018年,它便在西藏北路开设首店,经过长达7年的试水,终于在City Walk的胜地“巨富长”街区“梅开二度”。 下转 4版
(上接第1版)与人们传统印象中讲究仪式感的道道“大餐”不同,随着经济形势与消费观念的变化,如今的上海西餐大有从高端宴请向轻食化、简餐化方向演变的势头。“消费者更加注重餐食品质与价格的平衡,在我们店,类似中餐的分食是常态。”光明玖壹玖品牌负责人说,他们客单价在150元上下,顾客则以白领和旅游散客为主。
Bistro最初源于法国巴黎的街边小餐酒馆,以平价菜肴和高性价比美酒为特色。在上海,不少西餐馆也打出“Bistro”的招牌,早午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酒吧,“五餐经济+日咖夜酒”,总有一款适合你。
上周末晚餐时间,位于瑞虹天地太阳宫的seul&BISTRO露菘牛排馆门庭若市。餐厅经理胡明亮表示:“西餐如今已被大众广泛认知并接受,融入日常饮食。以我在西餐行业20多年的从业经验判断,大众化西餐必将在行业中越来越火热。”
场景化革命
如果要盘点今年上海最出圈的商业地标,“路易号”无疑是其中之一。位于“巨轮”三层的Le Café Louis Vuitton餐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零售品牌开始探索“西餐+”的创新消费场景。去年,杜嘉班纳全球首家DG Caffè在上海开业。今年,Prada亚洲首个独立精品餐饮空间——迷上Prada荣宅也成功落户上海。轻奢、快时尚领域的蔻驰、之禾、H&M等旗舰店都附设了餐饮区域,光明玖壹玖的“迷你酒吧”最近还进驻核心商圈的4家好德便利店,也有小食供应。
这种“西餐+”的消费新场景不仅为零售品牌带来曝光度,还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营收。以前滩太古里的MUJI餐饮为例,中午时分这里经常满座,不少顾客还需要排队等位。MUJI餐饮的客单价六七十元,是很多白领的“工作日食堂”。正是换季的时候,夏装出清,秋款上新,顾客吃完饭再去一旁的零售区域“买买买”。
“MUJI在上海共有53家门店,我们的前滩太古里店、淮海755店、天安千树店、百联ZX造趣场店均附设了餐厅区域,餐饮不仅能借助零售的人气提升自身的曝光度,也能对零售起到很好的引流,形成良性循环。”MUJI有关负责人说,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他们正在加速门店升级改造,开设更多满足一站式消费需求的大店,会成为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
夏雨认为,“未来,随着‘西餐+’模式的持续深化,西餐将更紧密地嵌入‘吃游购娱’的都市生活全链条,成为上海商业活力与创新力的生动注脚和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吴卫群 见习记者 高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