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吉林大学“黄大年茶思屋”:茶香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原标题:吉林大学新建设的“黄大年茶思屋”投入使用 茶香里激荡奇思妙想

  宽敞的空间内,吉林大学师生坐在沙发上畅谈科研想法,茶香、咖啡香和自由的思考弥漫交织,思想在开放交流中碰撞激荡。

  书香氤氲,茶思造梦。9月8日下午,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内,全新的“黄大年茶思屋”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开放、自由的师生交流空间。

  黄大年茶思屋,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生前在吉林大学地质宫内设置的一处交流场所。

  黄大年回国工作后,将一个闲置的杂物间重新利用起来,一部分空间用作高性能机房,另一部分区域则变成茶思屋,提供免费的咖啡、茶水。在教学科研之余,师生来此小憩,聊想法、聊未来。“黄老师认为,不少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都是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交流碰撞出来的。”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于平回忆,“茶思是形式,重点在于思想的交流碰撞,最终目的都是解决科研难题。”

  2017年,黄大年不幸因病离世后,吉林大学保留了地质宫内黄大年茶思屋的原貌,作为激励师生科技报国的“地理坐标”和“精神印记”。

  近年来,吉林大学传承弘扬黄大年精神,积极推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持续推动广大教师精业笃行、勤耕不辍,同时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今年,吉林大学将“黄大年茶思屋”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建设“黄大年茶思屋”,延续黄大年的初衷,将其作为师生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的空间。

  “推广‘黄大年茶思屋’的意义,在于一杯茶或咖啡里,既有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也有对奇思妙想碰撞的尊重。”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昊说。

  新建成的“黄大年茶思屋”内,吉林大学5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及代表依次发言,交流教学科研心得。

  “打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努力实现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说。

  从地质宫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从单一学院面向全校师生,“黄大年茶思屋”承载起全新使命。

  “通过‘黄大年茶思屋’建设,吉林大学进一步打造广大师生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创新平台,持续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实践中,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9日 12 版)



上一篇:新学期伊始,与抗联精神相遇!9月9日这堂课值得

下一篇: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