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日前举办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杨自若和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的王雨晨两位少年上榜。
这50名(组)好少年是在各地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荐、互荐,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产生的。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读书好学、热爱科学、乐于助人、自强不息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风采。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学生杨自若作为9名(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之一参加现场展示。
周末,“10后”杨自若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北京中轴线、宋庆龄故居、中国科技馆等地,这些年她的志愿讲解累计时长达464小时。为了让更多同龄人了解北京中轴线,她自发成立了公益志愿团组“纵横少年团”,带动近百名青少年走上中轴线,开展志愿讲解活动。更厉害的是,杨自若还成了中轴线申遗的“少年代言人”。
北京另一位上榜的“新时代好少年”王雨晨来自前门外国语学校。北大红楼里,初一学生王雨晨的讲解总能让游客停下脚步。为了讲好红楼历史,她啃下3万字讲解词,主动研习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历史,对北大红楼六处旧址复原及主题展览内容如数家珍。她始终保持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执着,每逢节假日都坚守在红楼的讲解岗位上。“红楼的砖会老,但里面的故事,得有人一直讲下去。”她说。(记者 任珊)
上一篇:北京量子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