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栋梁河景色。 |
我叫顾金秀,17岁的时候调到栋梁河边的造船厂工作,退休后也住在河边,现在71岁了。54年时间里,栋梁河陪伴我成长,我也看着“她”长大。
栋梁河从重庆市江北区流入长江。当年我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属于农村,比较荒凉。那时河水很清澈,大家在河边洗衣服、玩耍,我也喜欢在河边散步。
后来,工厂、小作坊和养殖场变多了,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河水气味不好。天热的时候经过,大家都捂着鼻子走,不愿多停留。
印象中从十几年前开始,政府着手整治栋梁河,清理淤泥、河边种树的同时,关掉了岸边的小作坊、养殖场以及废旧金属加工、砂石加工等企业。那些保留下来的工厂,环保设施也升级更新了。几年下来,栋梁河又变清了,我和姐妹们重新到河边休闲健步走。
前几年,栋梁河有了社区河长,我们健步走的时候也能遇到,河长经常带着工作人员巡河,还叮嘱我们一起保护栋梁河。我们也注意爱护栋梁河现在的好生态,遇到河边有垃圾,随手捡起;如果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我们会一起上去劝阻……
栋梁河水由浊变清,治理的过程不容易。我听邻居们讲过,治河不是一家的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治好河,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想想也很有道理,如果下游治好了,上游来了污水,不白干了吗?我们栋梁河上游是另一个区的玉峰山镇,工厂也不少,听说两个区和两个镇街经常合作,一起巡河,两区交界的地方还有水质监测仪器,水质情况一清二楚。
回看栋梁河几十年的历程,从清澈到黑臭,又回到清澈。以前是没有工厂所以清澈,现在是有工厂还清澈。像是汽车零部件工厂、制药工厂,都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如今是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嘞!
栋梁河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态和休闲环境。这几年,政府除了栽树种花,还在河边增加了很多公共设施。河边的步道铺上红色塑胶,对老年人膝盖很好;每隔一段路就修建了公厕,还修了跨河的小桥,方便老百姓走动。至于河口那边,尽量尊重自然,没做太多人为工程,实现自然恢复。
现在,我们几个姐妹几乎每天都要到河边健步走,夏天清早走,冬天下午走。我最喜欢栋梁河的春天,河边鲜花盛开,五颜六色,像一条彩带,沿着栋梁河蜿蜒。
社会对老年人越来越关心,我们心态也越来越年轻,健步走时总是欢声笑语。遇到别人问我,我总是自豪地说,我在栋梁河边“走红毯”嘞。
(本报记者刘新吾采访整理)
【记者感言】
站在焕然一新的栋梁河畔,粼粼波光倒映着葱茏绿意,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小小一条河,折射了生态变化,更映照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治理栋梁河,牵涉各个方面、多个主体,当地统筹河流两岸、上游与下游、发展与保护,让栋梁河重焕生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生态环境,既靠外部约束,又要激发内生动力。群众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行动者。顾金秀见证了栋梁河的变化,受益于良好生态环境,同时也积极参与保护栋梁河。大家每个人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行动起来,就能凝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8日 04 版)
上一篇:董军会见出席北京香山论坛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