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4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正成为连接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关键纽带,也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深化拓展气象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次论坛以“数智赋能气象合作 早期预警普惠民生”为主题,来自中国和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气象水文部门,以及世界气象组织(WMO)和相关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决策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区域气象合作与发展,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气象合作进入人工智能(AI)与气象共融互促新阶段。
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携手各国推进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依托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深化AI技术应用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能力建设、促进标准规范互联互通、扩大专业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携手提升区域早期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为共建“五大家园”、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西将充分发挥“南宁渠道”作用,与各方一道持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深化气象科技创新合作,携手加强气象人文交流,发挥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等平台作用,共同开创气象交流合作的美好未来。
与会代表高度肯定中国通过“妈祖(MAZU)”在推进联合国全面早期预警倡议、共享实践经验及技术成果、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气象发展等方面作出的努力,期待各方继续深化合作并促成切实行动,携手共筑更安全、更具韧性的未来。
开幕式上,中国—东盟气象AI模型应用联合创新行动启动,《中国气象局全球气候数据集》、共建共享“中国—东盟气象之家”等成果发布。
此外,论坛期间,以“智慧气象 链动东盟”为主题的人工智能气象展亮相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记者周映、叶焱焱 通讯员黄姿娜、韩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