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池梦蕊)9月20日,北京经开区2025年“亦庄学院”服务生产·高能亦庄专题活动举办。活动以“高端对话+深度研讨+成果展示”的多元形式,汇聚行业顶尖专家、龙头企业代表与创新力量,共探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为亦庄新城打造高能级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在“服务生产·高能亦庄”专题报告会暨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中国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以《十五五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为题,从国家战略高度剖析宏观经济走势,为经开区把握发展大势、找准产业定位提供了“指南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科技委专家委员李勇坚聚焦《全球经济增长新选择: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现实挑战与策略选择》,深入拆解行业痛点、支招破局之道,让现场听众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引擎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沙龙研讨会环节,四大主题专场同步发力。在“数实融合·智创未来”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研讨会上,嘉宾们围绕“AI定义城市治理”“算力基石赋能数实融合”“大模型智能体驱动城市数智化转型”等前沿议题,结合实践案例分享经验,为经开区以数字技术激活实体经济“把脉开方”。“千企跃升·协同创新”科技服务交流会上,“千企跃升”行动方案解读、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宣讲、科技孵化器服务清单发布等“政策大礼包”接连落地,更有产学研代表围绕“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为科技企业成长搭建起“政策+服务+合作”的立体支撑网。“产融互促·赋能智造”投融资对接会则分设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两大专场,《培育新质生产力 提升企业投资价值》主题分享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一个个优质项目路演亮点纷呈,现场促成多组意向对接,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走进活动现场,北京经开区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展示长廊成为焦点,像一扇“全景窗口”清晰展现着北京亦庄产服成果。长廊里,55个参展项目涵盖园区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三大领域,通过视频、展板、实物展品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经开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硬核实力”。
多个产业园区的创新服务模式亮相,尽显“亦庄特色”产业组织能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CRO、技术转移等领域的成果集中展出,凸显经开区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的强大支撑。
据了解,“亦庄学院”是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打造的学习交流高端平台、服务产业前沿平台、合作展示创新平台、成果共享发展平台,自2021年开办以来,已连续举办20余场专题活动,先后邀请多位知名学者、两院院士、高端科技人才、企业大咖,深度探讨产业前沿趋势、共商产学研协同发展新生态。
此次“亦庄学院”专题活动,是经开区深耕生产性服务业、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未来,北京经开区将持续以“亦庄学院”为纽带,汇聚智慧、搭建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建设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