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扬子江生态公园“江风派对”音乐文化活动中,一场“招聘市集”同步开展,居民在休闲之余即可现场求职。这是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城市就业客厅”探索“招聘+文化”融合服务的缩影。据了解,推行这项做法两年来,当地不断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创新就业服务场景,累计服务居民就业10438人次,成为辖区居民身边的“就业港湾”。
拓展服务半径,织密就业保障网
顶山街道“城市就业客厅”以打造“一公里就业服务圈”为核心,搭建起连接13个社区的就业服务中枢平台,居民求职咨询、创业政策了解、“一人一档”登记等需求均能获得快速响应。9月初,当地居民刘先生通过该机制推荐,在家门口的酒店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切实感受到就近就业的便利。
今年,当地“城市就业客厅”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3月,联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建成“城市就业客厅”太阳花分中心,增设残疾人服务登记与政策宣传区域;在线上小程序突出残疾人岗位模块,面向全市征集适合残疾人应聘的岗位需求,仅二季度就对接了17家企业、34个工种,提供了127个适配岗位。
此外,“城市就业客厅”还联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规划讲座、企业宣讲会、简历修改辅导等服务送进校园,为大学生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 “过渡桥”,解决学生求职困惑。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从简历优化到面试模拟,再到入职跟进,‘城市就业客厅’全程陪着我找工作。”顶山街道吉庆社区张先生的求职经历,正是其全流程服务的写照。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今年7月,财务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汪同学求职时,“城市就业客厅”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简历与面试指导,在他首次面试失利后还针对性开展表达专项辅导,最终助其成功入职。
为高效对接求职需求与企业用人需求,“城市就业客厅”构建了“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小程序新增154家需求企业、2121个岗位,注册人数达1797人,服务匹配率超90%,成为求职者随时可查的“岗位库”、企业触达人才的“展示窗”;线下已举办5场专场招聘会,邀请68家企业参与,涵盖270个工种、2614个岗位,从基层操作工到管理岗、技术型到服务型人才需求均能覆盖。
此外,围绕“雏鹰”“戎耀”“玫瑰”“守望”“乐业”五大计划,顶山街道“城市就业客厅”今年已开展31场就业创业活动,累计完成岗位匹配1274人次、简历指导549人次、面试指导521人次,为336名居民建档立卡。(梁春烨)
下一篇:江苏如东12345热线办结率100% 平均办结时长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