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星火汇聚。9月10日至11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将在呼和浩特召开。回首自内蒙古第七次少代会以来的五年,全区少先队团结带领广大少先队员和少先队工作者高举队旗跟党走,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星星火炬的光荣与梦想。
五载光阴,见证成长足迹;星星火炬,照亮前行道路。
五年来,少先队旗帜更加鲜明,政治底色愈发光亮。通过“习爷爷教导记心中”“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红领巾爱祖国”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爱党爱国情怀如细雨润物,深深融入孩子们的日常成长。
“这幅壁画生动再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它不仅是一段感人佳话,更如同一颗种子,深植于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团结共生的文化土壤中……”在昭君博物院与归化城展示馆,刚刚“上岗”的红领巾讲解员以清澈而坚定的嗓音,将“昭君出塞”这段民族融合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细细讲述归化城的岁月变迁——这正是内蒙古少先队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
内蒙古第七次少代会以来,全区累计培养93万余名“红领巾讲解员”,开展巡讲活动超5000场,覆盖青少年超过73万余人次,让红色基因悄然生根、时代强音浸润童心。
五年来,少先队工作的民族团结基石更加牢固,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通过精心打造“小石榴籽”品牌,构建“1+N”工作模式,累计开展“石榴籽一家亲”同心营、实践营等7000余场活动。观礼神舟飞船呼啸苍穹、体验“十四冬”冰雪激情、走进边防哨所感受家国情怀……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孩子们真正懂得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含义,在共同成长中,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2025年全国少年军校交流实践活动,搭建起内蒙古与全国各地少年儿童交流互鉴的桥梁。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少先队员相聚内蒙古,在火热的军营氛围中锤炼意志、凝聚友情。虎虎生风的旗语表演,整齐划一的军体拳,翻越障碍、原木负重、精准射击等五项全能比拼,不仅锤炼了他们的意志,更凝聚起他们深厚的友谊。
五年来,少先队工作的组织基础更加坚实,体系效能持续增强。如今,全区大、中队辅导员配备率达100%,4.2万名校外辅导员活跃在基层一线;中小学校100%建立少工委和大队,新建社区少工委1768个,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全面实现少工委覆盖,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组织网络。
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桥小学,队室里一群孩子围绕“红色故事绘本”开展主题队会;在包头市青山区青少年宫,周末的“社区队日”活动中,孩子们正在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体验非遗剪纸、合唱红色经典;在乌兰察布市,新入职的大队辅导员李老师,通过“四级联动”培训体系迅速掌握专业技能,并在辅导员大赛中斩获佳绩。在全区各地少先队实践中,“网上少先队”阵地中的《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去寻访》主题队课单期点击超十万次,《小石榴籽走边关》短视频被广泛转发……一个个火热的场面、一处处生动的实践,共同勾勒出内蒙古少先队组织蓬勃发展的真实图景。
展望未来,内蒙古少先队将继续高举队旗跟党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播种”“壮苗”“护航”“强师”“筑基”“聚力”六大工程,团结带领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砥砺意志品格、增长本领才干,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让星星火炬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记者 孙柳)
上一篇:全区边境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孙绍骋在内蒙古大学调研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