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内蒙古博物院推出“金融硝烟——内蒙古博物院藏红色货币展”。展览通过梳理红色货币在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展出199件/套珍贵的货币实物,展现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战线上的非凡创造力与革命精神。
红色货币,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及苏维埃政权所发行货币的统称。它们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见证。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字银圆到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每一枚货币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军民的智慧与坚守。它们不仅是流通工具,更是打破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的重要工具。这些历经战火洗礼的红色货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经济基础薄弱、物质条件匮乏的环境中,走出一条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金融发展道路。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是红色货币经济伟大的里程碑,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9月3日,红色货币展开展后,吸引了众多观众观展。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表示,内蒙古博物院推出红色货币展是想启示人们,金融安全关乎国家命脉,货币主权彰显独立自主。当人们凝视这些穿越时空的货币时,更能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赤诚初心,这份初心,不仅书写在鲜红的旗帜上,也深深铭刻在一枚枚货币的方寸之间。展览将持续到12月3日。(记者 冯雪玉)
上一篇:一机集团五型装备接受检阅
下一篇:五十六门礼炮奏响八十载胜利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