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总体优良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点我联系TG:@smstead
Telegram

点我联系WhatsApp: +44 7990685664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2023年,广西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总体优良。”日前,自治区海洋局编制完成并发布广西首个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为全区管辖海域生态状况开具详细“体检报告”。

据介绍,《公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2023年覆盖182个站位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调查监测,并完成8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8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以及3个高风险区赤潮早期预警监测,全面记录了广西管辖海域海洋生态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公报》显示,2023年广西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总体优良。其中涠洲岛共发现造礁石珊瑚10科20属28种,与2022年相比珊瑚礁群落状况稳中向好;铁山港和珍珠湾海草床总分布面积134.85公顷,与2022年相比海草床规模稳中有升;山口和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林分面积分别为919.57公顷、1062.6公顷,共记录真红树植物12种,红树林生长状态良好,与2022年相比群落状况总体稳定;茅尾海海域盐沼生长状况良好,主要群落特征指标较2022年均有所增加;钦州犀牛脚海藻场面积约25公顷,共鉴定出大型海藻25种,调查区域海藻种类丰富。海洋生态灾害未造成明显影响,2023年广西近岸海域未发生赤潮,重点区域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广西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共1682平方千米,实现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极脆弱区域的全覆盖保护。印发《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了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2019年至2023年,广西在北部湾共获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9个,总投资35.45亿元,多个亮点工程彰显成效。累计整治岸线177.45千米,修复滨海湿地2274.87公顷,其中营造修复红树林1370.79公顷、修复珊瑚礁30公顷。2023年完成广西首宗蓝碳交易,落实国家蓝碳先行先试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记者袁琳 通讯员杨晓佼)



上一篇:第八届进博会招展在广西启动

下一篇:广西为“三夏”农机运输车辆通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