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婚俗有新貌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七夕节,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截至当日17时,内蒙古自治区有3656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节日当天,内蒙古各地民政、妇联等部门同步发力,以集体婚礼、鹊桥会、民俗文化展示等多元形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明婚俗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婚俗理念深度融合。

  当日,呼和浩特市妇联、玉泉区精神文明办、玉泉区民政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幸福联线,爱在北疆”非遗婚俗文化体验活动,百余对新人喜结连理。

  上妆、出阁、却扇、拜堂、合卺、结发……包头市在青山区婚姻文化创意产业园爱情岛为新人举办了端庄典雅的唐制婚礼。

  在“爱在乌兰察布 情定七夕节”集体婚礼现场,新人华服熠熠,新娘巧手浇灌常青树,寓意爱情永恒、家庭温馨。

  近年来,为大力推进婚俗改革,让和谐、文明、有序的婚俗成为主流,内蒙古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努力让节俭办婚、崇尚文明的良好婚俗风尚遍布北疆。

  内蒙古各部门多管齐下,对群众开展文明婚俗宣传教育,推动各地将反对天价彩礼、拒绝大操大办等陋习写入村规民约,倡导适龄青年为爱而婚、因爱而嫁,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文明。

  截至目前,内蒙古共建成公园式婚姻登记机关11个,打造婚俗文化廊(墙、厅)75个,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室125个,婚姻颁证室105个,配备一体化电子设备345套,建成3A级以上标准登记机关46个,场地建设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为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提供了广阔平台。

  创新利用福彩公益金支持婚俗改革试点地区机构建设,“十四五”以来,投入资金2216万元,为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增添文明婚俗活力,内蒙古各地积极探索婚俗改革与生态文明、北疆文化、文旅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婚俗改革新路子,让文明婚俗既扎根传统,又贴合时代发展需求。(记者 赵曦)



上一篇:师生代表同上一堂音乐厅里的思政课

下一篇:2025北疆书展藏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