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谋划"15分钟学习圈" 松江征集数百条市民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点我联系TG:@texbsms
Telegram

点我联系WhatsApp: +44 7990685664


[field:title/]
Texb-Sms是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金点子谋划“15分钟学习圈”

松江征集数百条市民建议,最远一条发自荷兰

除了在校上学的青少年,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如何在15分钟慢行范围内满足?松江面向社区居民征求建议。

荷兰旅行中及时建议

荷兰,8月中旬的一天,中国游客罗克平的手机屏幕闪烁。消息发送人是他同事,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学校教师沈佳丽。“罗老师,你金点子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原来,为了积极推进“15分钟学习圈”建设,解决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8月初,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与松江区教育局一起通过随申办App、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下信箱等渠道面向全社会发出征集令。

沈佳丽得知消息后,便把这条征集令分享给罗克平。

“居民小区就有活动室,在这里设立学习点,不涉及额外的场地经费,又简单易行。”远在异国旅游的社区学校教师罗克平想起平时从事社区教育时,观察、调研到的情况,想到“设立空中家庭教师项目”和“利用居民小区活动室等场所设立教育学习点”两条建议,登录随申办,发送给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

仅仅两周过去,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就收到55条建议。今年以来,区人民建议征集办联合有关部门以“构建15分钟学习圈”等主题开展主动征集活动5次,收集到各类人民建议400余条。其中,有100多条有价值的建议被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采纳转化。

社区教育建设风向标

区建议征集办和区教育局在征集令中拟定了几个建议范围供市民提建议时参考,如怎么设定学习场所、如何配置教师资源、如何设置课程等等。

松江区市民孙女士建议,“可以在现有的居委会、老年睦邻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助餐点、办公楼宇、商场、广场等场所设置学习场所。”市民徐女士则提出,将民间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吸纳进来,实行师资共享。关于完善课程设置的建议也有不少。例如,王女士建议,可以打造一些有特色的聊天室、手工艺社等文化社团,打磨成特色课程;张女士则建议建立一个线上平台,方便市民了解活动、预约报名……

这些征集来的建议,很快被筛选转交给区教育局。经过研究,“利用小区会议室等场所建设学习点”“择优选聘兼职教师”“在社区培育志愿者”等有建设性、可操作性高的意见建议被初步采纳。

针对“部分市民认为学习方式不够灵活”“学习场所距离较远”等建议中提到的问题,松江通过走访、排摸、调研,掌握各类终身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绘制出一份精准的“实况图”,并指导要求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15分钟学习圈”。

“板凳课堂”等再升级

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学校的“板凳课堂”就位于楼道中,是上海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借助这次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板凳课堂”也进一步得到更新升级。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发布了“个性化板凳课堂学习手册”,设计出若干门适合特定人群的特色课程和学习模式,从“大而泛”向着“小而精”转型。

松江区永丰街道通过社区学校在居民家中开设的“邻里缘”课堂,也同样得到升级。多轮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后,不少社区教育现实问题被发现,比如居民居住相对分散、感情深浅不一、兴趣和需求相对多元,而远程教育由于缺乏互动、授课形式单一,教师很难根据大家的状态做出教学内容和授课节奏的调整。

针对这些问题,居民们分享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社区学校工作人员将原是同一宅基的居民组建学习小组,根据楼组文化和兴趣爱好分别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同时带动两三名居民一同参加学习活动。

针对远程教育的不足,“邻里缘”参考居民提出的建议,完善授课形式,增设专家教授、辅导员面授辅导的内容。(记者 郑朕)



上一篇:三色练塘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硕果累

下一篇:河北馆陶:破解养老难题 打造幸福养老模式